阅览室抢手!九成多受访者有在图书馆“充电”需求
时间:2025-01-02 19:28:48来源:中国青年报

阅览室抢手!九成多受访者有在图书馆“充电”需求

六成受访者建议延长图书馆阅览室开放时间

近年来,不少城市加大了图书馆、城市公共阅读空间的建设。随着年轻人学习热情日益提高,他们对图书馆等文化机构的公共学习空间也有了更多期待。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342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1.3%的受访者有在图书馆学习、备考、“充电”的需求,88.6%的受访者期待图书馆等文化机构提供更多的公共学习空间。60.2%的受访者建议优化延长图书馆、阅览室等场所的开放时间,让下班后想学习的人有地方去。   “我比较希望能在一个有学习氛围又安静的地方看书”

“学校里的自习室一方面容量有限,座位比较少,另一方面开放时间有限制,而且冬天或夏天的时候,很多自习室没有空调,环境比较好的位置得靠‘抢’。为了备考研究生,有学生早上5点就起来排图书馆的座位。”安徽工业大学教师杨婧说,在大学校园里,环境较好的自习室是很抢手的。

自由职业者朱莹认为,当下,一些学术爱好者、需要独立空间学习的学生、准备考研考公考证的在职人员,都需要一个好的学习空间。前段时间朱莹参加了国家公务员考试,在备考的一个月时间里,她辗转找了多个学习的地方,“我住的楼里有一家人在装修,白天我就不得不到外面学习”。

调查中,91.3%的受访者有在图书馆学习、备考、“充电”的需求,其中58.8%的受访者表示需求比较大。

安徽省马鞍山市的法律工作者章闻工作后一直想考法律职业资格证书,还想考会计方面的证书,但日常在家或在办公室学习时干扰太多,有时一个人学习又容易分心,“我比较希望在一个有学习氛围又安静的地方看书”。

“以前上大学时,我习惯去自习室学习,但工作后,不太容易去大学里的图书馆和自习室了,遇到上课或期末,很难找到座位。”章闻期待文化场馆提供更多的公共学习空间。

朱莹发现自己住的小区里开了一家咖啡馆,花二三十元点一杯饮品就可以在那里学习,但她去了一天后发现,店里虽然有台灯,也提供热水等,但无时不在的背景音乐,三三两两聊天的人,以及不时的打电话声音,让自己不能安静地学习。

后来朱莹找到了一个商业书店,里面有一家饮品店提供学习空间,相对来说安静一些,但离家有一定距离,而且花费较高。当天她点了一杯饮品、一份点心,一共用了68元,中午在书店所在的商场里吃了一顿饭用了30元左右,一天下来花费接近100元。

北京一所高校的本科生翟子文认为,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学校的公共设施基本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但学习是一个终身都要做的事情,走入社会后,如果想继续学习,一方面可以借助网络学习资源,另一方面就要利用好城市的图书馆等文化空间。

调查中,88.6%的受访者期待图书馆等文化机构提供更多的公共学习空间,其中44.0%的受访者非常期待。

翟子文期待公共图书馆等文化机构承担起为社会人员提供学习空间的责任,让真正想学习的人可以得到更好的学习条件。

60.2%受访者建议优化延长图书馆、阅览室等场所的开放时间

“目前市里的图书馆能够自习,但是周末、期末时座位比较紧张,而且晚上关门的时间早。”章闻希望图书馆增设学习空间和座位,同时延长开放时间,让大家下班后想学习也能有地方去。

满足大家的学习需求,60.2%的受访者建议优化延长图书馆、阅览室等场所的开放时间,53.6%的受访者建议扩充各级城市图书馆的容量和公共自习区域,52.1%的受访者建议强化空间管理、减少干扰、保证安全。

翟子文发现,在公共学习空间的供给上,地域差别较大,像北京等一线城市,图书馆等公共资源充足,但是在二三线城市或小县城,这些资源就比较少,他期待学习资源进一步下沉,为返乡青年的成长和进步助力。

“校外的公共图书馆比较远,对于学生来说不太方便。”杨婧认为社会需要更多公益性的自习室,这有利于形成全民学习的良好氛围。现在一些付费自习室动辄一个月好几百元,对于大学生、无收入或低收入的人来说,费用比较高。而想要降低费用,可以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进来,比如相关部门提供合适的场地,由社会力量提供软硬件设施,同时给予经营者一定的减免税等优惠,降低他们的成本。

翟子文希望公共学习空间加强管理,不能把学习空间变成聊天的地方,如果发现有这些情况,工作人员要及时提醒和制止。对于个人来说,不要浪费学习资源,不能把学习空间当成一个休闲娱乐的地方,只追求“人在书桌”前的仪式感是不值得的。

杨婧说,对于公共学习空间来说,一定要保证安全,比如卫生安全、消防安全、人身财产安全等。对于已有的付费自习室,政府更有必要加强监管。

此外,39.0%的受访者建议为付费自习室设立行业标准,加强监督引导,23.8%的受访者建议鼓励企业或社会组织设立自习室,政府给予相应补贴。

受访者中,在校学生占24.5%,在职人员占72.7%,其他的占2.8%。一线城市的占37.9%,二线城市的占43.8%,三四线城市的占17.1%,乡镇/农村的占1.2%。

标签:

生活指南
  • 长沙机场 T3 航站楼 A 指廊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从湖南机场集团获悉,近日,长沙机场T3航站楼A指廊主体结构顺利封顶

  • 通州区:暖心助残,让爱无碍

    12月18日,一场以弘扬志愿精神 情暖助残之路为主题的关爱残疾人志

  • 抢滩新蓝海车企跨界布局机器人赛道

    近日,比亚迪具身智能研究团队的一则招聘信息引发市场广泛关注。据

  • 通信行业需求复苏景气提升

     受益于AI应用不断发展,国内外投入持续加码,今年前三季度,

  • 长征十一号:巡天急先锋

    2020年9月15日9时23分,我国在黄海海域用长征十一号海射运载火箭,

  • 中国改革热度指数“二连升”

    中新社北京10月25日电 (记者 庞无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25日

  • 天天讯息:“空心村”长出“致富草”:从一人试种到全村增收

    中新网台州10月14日电(傅飞扬 朱小兵)秋日时节,走进浙江省台州市

  • 如何看基金k线图?基金短线操作技巧有哪些?

    如何看基金k线图?1、打开金融应用程序或访问金融网站:您可以使用您

  • 2024北京互联网大会在京举办

    9月19日,数智新北京暨2024(第二十一届)北京互联网大会在京举办。大

  • 世界热议:首届空天信息技术大会发布“北斗导航与高分遥感综合集成服务平台”

    中新网北京9月22日电 (记者 孙自法)在9月21日至22日举行的第一届

  • 每日头条!“文化馅”中秋月饼受捧 热门IP加传统底蕴引力足

    中新社杭州9月15日电 (鲍梦妮)太火爆了,已经卖完了。虽距离中秋节

  • 【新要闻】财政部:1—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5663亿元

    中新网8月26日电 据财政部网站消息,财政部26日公布2024年7月财政

  • 《广东省科技创新条例》10月施行 提出多项首创性制度措施_环球时讯

    中新网广州8月6日电 (记者 程景伟)广东省人大常委会6日在广州举行

  • 中小基金公司探索差异化突围路径 环球今热点

    公募基金规模从2021年1月突破20万亿元到如今站上30万亿元大关,仅仅用

  • 全球报道:《2023年度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大事记》发布 老城保护涌现一批标志性成果

    6月6日,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及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办

  • 今日看点:​岁末慰问送关怀 真情关爱暖人心——西平县应急管理局春节前夕慰问退休干部

    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关心

  • 民生
    • ​西平县滨河幼儿园迎元旦文艺汇演圆满落幕

    • 大湾区重大工程又上新!黄茅海跨海通道11日15时正式通车

    • 涉外企业法律服务研究系列成果在京发布 助力中外法务合作

    • 山东探索“电商+” 演绎县域经济“变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