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蜍、毒蘑菇、野河豚成“隐形杀手” 专家提醒:春季慎食野味
时间:2025-03-27 15:52:08来源:扬子晚报
近日,珠海一男子在家中食用蟾蜍中毒,虽经医院全力抢救仍遗憾离世。专家提醒,除了蟾蜍之外,穿山甲、蝙蝠、野生鸟类、老鼠、蛇类等野味也可能含有剧毒。每年3月至5月是野生毒蘑菇、野生河豚等有毒有害动植物中毒的高发期,市民不要轻易食用奇特的野生动植物。

轻信民间偏方酿惨剧 食用蟾蜍中毒殒命

据了解,这名中年男子听信“蟾蜍祛湿毒”的传言,将几只处理过的蟾蜍下锅烹煮。食用后不到一小时,他开始剧烈呕吐,随后出现心跳紊乱、呼吸困难。家人立即将他送医,但毒素已导致多器官衰竭,最终抢救无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急诊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徐昌盛告诉记者,蟾蜍作为国家“三有”保护动物之一,具有益处、重要经济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同时也可用于药用。但是,直接食用蟾蜍极其危险,可能导致悲剧发生。

蟾蜍体内的毒素主要分为蟾蜍毒素和蟾蜍配基毒素,这些毒素能够影响心肌功能,导致心律失常,严重情况下甚至可能致人死亡。此外,蟾蜍体内还含有儿茶酚胺类化合物,这类化合物会导致血管收缩和血压升高。同时,吲哚烷基胺类化合物则具有致幻作用。

徐昌盛指出,蟾蜍毒素的作用类似于医学上使用的强心苷类药物,可能导致严重的心率减慢和心脏骤停,因此毒性发作速度较快。毒素通常还会引起胃肠道反应,如呕吐、腹部不适,以及心悸、晕厥、嗜睡、心律失常、血压下降、口唇及四肢麻木、膝反射迟钝或消失等症状。少数患者会出现剥脱性皮炎,如果蟾毒误入眼内,可引起眼睛红肿,甚至失明。

蟾蜍全身藏毒

食用致命,入药需谨慎

有人说,只要将蟾蜍去皮就可以安全食用,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徐昌盛指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蟾蜍的毒性成分不仅存在于腮腺和皮肤腺中,还可能存在于肌肉、肢爪、肝脏和卵巢等部位。“我们不能将蟾蜍当作普通食材来食用。一般的烹饪方法无法破坏这些毒性成分的活性,即使在120℃的温度下煮沸4小时,蟾蜍体内仍含有毒素。”

徐昌盛提醒大家,对于蟾蜍这一生物,大众应该保持警惕,不要随意将其用于保健或民间偏方,比如用蟾蜍毒素贴敷伤口,这些做法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蟾蜍的皮肤上分布着许多大小不一的皮肤腺,尤其是位于耳后的一对腺体最为发达,被称为耳后腺。这些腺体分泌的白色乳状或黄色液体含有蟾蜍的毒性。经适当加工,这种液体可以制成中药材——蟾酥。

徐昌盛向记者介绍,蟾蜍作为中药材已有悠久的历史,在治疗肿瘤等疾病时会使用到蟾蜍。他强调:“这都是在经过严格加工炮制并控制适当剂量的前提下使用的。民间的一些偏方,由于炮制方法不当,很容易引发危险。”

徐昌盛还提醒,如果不慎误食蟾蜍,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催吐,比如大量饮水或用筷子压迫舌根催吐,以减少胃肠道对毒素的吸收;若皮肤接触到蟾蜍毒液,应迅速用温开水冲洗,并尽快就医处理。

野味风险高发期来临

毒蘑菇、野河豚成“隐形杀手”

除了蟾蜍之外,穿山甲、蝙蝠、野生鸟类、老鼠、蛇类等野味也含有剧毒。徐昌盛提醒,每年3月至5月是野生毒蘑菇、野生河豚等有毒有害动植物中毒的高发期,江苏、贵州、云南等地因食用蘑菇导致中毒的病例会急剧增加,“大家不要随意食用野外采摘的蘑菇,轻度中毒可能容易恢复,但严重者可能导致肝衰竭甚至死亡。”

徐昌盛指出,江苏地区有很多人喜欢吃河豚,但野生河豚是保护动物,不宜食用。野生河豚的内脏、卵巢、血液、鱼皮、鱼头等部位都有毒,且内脏和卵巢毒性最强,0.5毫克河豚毒素可致死。不仅如此,河豚毒素耐高温无解药,100℃加热4小时仍有毒性,目前尚无特效解毒药。即使是养殖的河豚,也需要经过适当加工处理才能相对安全地食用。

此外,沿海地区的织纹螺海鲜食用后可能导致神经系统麻痹、全身瘫痪,甚至迅速死亡。民间流传着一种说法,认为“生吃鱼胆可以明目”。然而,专家提醒,这种做法可能会引起中毒,导致严重的消化道症状,如呕吐和腹泻。更为严重的是,生吃鱼胆还可能对肝脏和肾脏功能造成损伤。

徐昌盛表示,使用野味中毒后,在家中进行的急救措施非常有限。如果出现昏迷,应将病人置于侧卧位,防止呕吐窒息。对于严重中毒,应立即拨打120求助,并尽快送医急救。

标签:

生活指南
  • 中国西北最大进口保税商品展销综合体落户银川

    3月14日,记者在位于宁夏银川市金凤区阅彩城商圈的中欧班列进口保税

  • 超燃!全球经济竞技场上的中国名场面,Next level!

    【编者按】机器人又刷屏!近日,深圳人形机器人完成全球首例前空翻

  • 专家:三种情况需做胃肠镜

    中新网2月17日电 国家卫生健康委2月17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时令

  • 百年造化大集:“味蕾游”“集市游”中守望东北乡韵

    逛大集,买年货,是东北人必不可少的春节仪式。走进沈阳市于洪区的

  • 单板滑雪障碍追逐世界杯北大湖站:加拿大英国选手各揽“双冠”

    中新社吉林2月2日电 (记者 石洪宇)2024—2025赛季国际雪联单板滑

  • 长沙机场 T3 航站楼 A 指廊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从湖南机场集团获悉,近日,长沙机场T3航站楼A指廊主体结构顺利封顶

  • 通州区:暖心助残,让爱无碍

    12月18日,一场以弘扬志愿精神 情暖助残之路为主题的关爱残疾人志

  • 抢滩新蓝海车企跨界布局机器人赛道

    近日,比亚迪具身智能研究团队的一则招聘信息引发市场广泛关注。据

  • 通信行业需求复苏景气提升

     受益于AI应用不断发展,国内外投入持续加码,今年前三季度,

  • 长征十一号:巡天急先锋

    2020年9月15日9时23分,我国在黄海海域用长征十一号海射运载火箭,

  • 中国改革热度指数“二连升”

    中新社北京10月25日电 (记者 庞无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25日

  • 天天讯息:“空心村”长出“致富草”:从一人试种到全村增收

    中新网台州10月14日电(傅飞扬 朱小兵)秋日时节,走进浙江省台州市

  • 如何看基金k线图?基金短线操作技巧有哪些?

    如何看基金k线图?1、打开金融应用程序或访问金融网站:您可以使用您

  • 2024北京互联网大会在京举办

    9月19日,数智新北京暨2024(第二十一届)北京互联网大会在京举办。大

  • 世界热议:首届空天信息技术大会发布“北斗导航与高分遥感综合集成服务平台”

    中新网北京9月22日电 (记者 孙自法)在9月21日至22日举行的第一届

  • 每日头条!“文化馅”中秋月饼受捧 热门IP加传统底蕴引力足

    中新社杭州9月15日电 (鲍梦妮)太火爆了,已经卖完了。虽距离中秋节

  • 民生
    • 2月26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732元 下调6个基点

    • 斯诺克世界公开赛:丁俊晖等7名中国选手晋级32强

    • 2.17亿人次!成都地铁春运客流创新高

    • 构建可持续城市更新改造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