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凭借自己在贸易政策、产业基础等方面的优势,已成为中国锂电材料企业打开欧美市场的前哨所。
在国内市场结构性产能过剩叠加价格波动幅度剧烈的大背景下,海外市场成为锂电材料企业拓展业务新的方向,“出海”建厂则成为锂电池企业提高海外市场配套能力、扩大产能规模和提升全球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战略选择。
此前,三元正极材料龙头企业容百科技召开2023年全球化战略发布会时表示,已在韩国率先完成正极、前驱体和循环回收等一体化布局,成为国内首个在海外建成正极材料生产基地的企业。
(相关资料图)
除容百科技之外,还有多家中国锂电材料企业选择“落子”韩国进行产能布局,在今年上半年更是加快了出海脚步。
高工锂电认为,随着美国《通货膨胀削减法案》(IRA)和欧盟 CAMA 关键原料法案的颁布,材料企业出海欧美阻碍重重。而韩国凭借自己在贸易政策、产业基础等方面的优势,已成为中国锂电材料企业打开欧美市场的前哨所。
打开欧美市场的窗口
国内三元正极材料企业选择在韩国立项建厂,除了考虑到新能源产业在韩国本身出口欧美的政策优势之外,还看好其在全球锂电产业链构建方面的重要地位。
随着美国《通货膨胀削减法案》(IRA)和欧盟 CAMA 关键原料法案的颁布,欧美市场在引导锂电制造本土化的同时,也抑制了相关中国锂电企业的出海发展。从材料环节看,若想符合补贴要求,中国企业需要对组件和关键矿物的本土化做好准备。
而韩国是与美国签订了FTA的国家之一,在韩国基地生产的产品符合法案中关于合格关键矿物相关要求,出口欧美市场可享受关税政策,有助于加速导入北美、日韩和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的下游客户。
此外,从客户结构看,中国锂电材料企业海外产能建设主要围绕浦项化学(POSCO FUTURE M)、LG化学、SKI等几家头部企业展开合作。
从产业链构成来看,浦项化学是韩国LG化学、SDI和SKI三大电池企业的锂电池材料提供商之一,LG化学、SDI和SKI一直稳居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TOP10,是欧美动力电池产业链上关键的一环。
目前在海外市场中,韩国LG新能源的客户包括大众、特斯拉、福特等;SK-On的客户包括现代和起亚;三星SDI的客户包括奥迪、宝马、菲亚特、通用等。
据悉,韩国动力电池在美国和欧洲已有49%的市场占有率。在北美市场,目前规划至2023年建成的11家电池工厂中,有9家属于韩国电池企业。
中国锂电材料在韩国进行一体化布局,无疑能够打入韩国动力电池供应链,有效开拓国际市场,快速抢占海外优质客户群体。
高镍三元海外需求扩张
从表格内容来看,中国锂电企业在韩开展项目多数为高镍前驱体或镍精炼厂项目。与国内主流车企在动力电池方案选择上偏好磷酸铁锂不同,目前海外高端车都以应用高镍三元电池为主,且海外需求将不断扩张,市场渗透率不断提高。
作为三元材料行业持续升级的技术路线之一,高镍三元在降本增效上的优势被业内看好。同时,欧洲、美国等终端客户对能量密度以及实际应用环境下体验感的追求,对高镍材料需求带动明显。
成本方面,高镍化直接改变正极金属配比,减少了钴价波动对电池成本的影响。与此同时,随着印尼红土镍矿的不断开采投产,预计硫酸镍的价格会大幅下降,镍价≤万美金。在考虑回收情况下,高镍三元成本将进一步下降,2030年综合成本低于磷酸铁锂。
性能方面,随着正极材料向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进发,叠加回收体系完善、固态技术成熟,高镍+固态将是最优解决方案。
需求方面,高镍三元电池是配套长续航车型的优选方案,目前LG化学、SDI和三星SKI生产的动力电池正极材料都以高镍三元为主,且随着海外新能源车渗透率逐渐提高,欧美市场电池工厂产能的不断扩大,未来高镍三元市场需求将大幅增加。
据悉,到2023年,LG化学计划实现年产能扩大到260GWh、三星SDI计划产能增加到130GWh、SKI计划产能提升至85GWh。
而业内数据显示,预计2025年全球三元正极材料总需求量将达到万吨;高镍三元材料预计2025年高镍渗透率有望达到50%,对应需求量万吨。
高镍三元材料海外产能的建设,有利于在满足海外市场的订单需求的同时,提升中国锂电企业在全球新能源行业全产业链的影响力,不断捍卫全球市场地位。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