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6月20日,河北霸州一名女子在网络上爆料,称水杯遭一名女同事投放亚硝酸盐,自己的胃部和肝部被诊断出病变。事发后,双方协商此事的解决方案,但未能达成一致。女子家属向记者透露,已到派出所报警,尚未接到立案通知。
女子发视频称遭同事投毒
6月20日,该女子在某短视频平台上发布视频称,自己上班期间,被同事在水杯里投放了亚硝酸盐。
赵某拿张女士的杯子。
该女子发布的一段监控视频显示,在一家工厂的生产车间内,一名戴着口罩、手套的女子走到一台生产设备边,从设备上拿下一个水杯,弯腰对着水杯捣鼓了一阵后,将水杯放回了原处。视频显示的时间为6月2日11时46分,事发时段内生产车间里没有其他人员。
杯中水样检测结果。
视频发布者的丈夫张先生告诉记者,妻子张女士今年38岁,在河北霸州一家五金厂上班。6月3日早晨,工厂老板的嫂子将多段监控视频发布到工厂员工群里。张女士从这些视频中发现,有一段视频显示,同事赵某向自己的杯子里投放了不明物质。 张先生介绍,他们事后了解得知,老板的嫂子6月2日晚喝水时发现杯子里水的味道不对,于是调出了厂里的监控视频,发现赵某当日中午曾向其杯子里投放不明物质。当天晚上,老板的嫂子和赵某协商解决方案,双方未能达成一致,随后将一些监控视频发布到员工群里。 张先生表示,妻子发现自己的杯子被赵某投放了不明物质后,他们在6月3日到当地的派出所报案,民警让他们到医院进行检查。妻子随后到医院接受了检查,医生诊断她的胃部存在胃体充血、胃窦充血、胃糜烂的情况,肝部存在糜烂性病变的情况。6月3日晚,他连夜将妻子杯子里未喝完的水样送到北京一家检测机构进行鉴定,鉴定结果显示水样中检测到亚硝酸盐。 事发后,赵某的家人曾和张先生协商此事的解决方案,但双方未能达成一致。对于妻子和赵某之间是否存在矛盾,张先生表示,妻子以前和赵某在一起干活,妻子手脚比较麻利,工资更高,双方可能发生过一些不快,但并不严重。后来赵某去仓库做事,两人从此分开,此后就很少打交道了。 张先生从办案民警处得知,赵某不承认向他妻子的杯子里投放了东西,称当时只是闻了闻杯子里的水。 另据媒体报道,张先生告诉记者,妻子与当事同事共事了八年,除工作外双方没有交集。在得知水杯被投放亚硝酸盐后,妻子已到医院检查身体,目前在消化科住院治疗。“那位同事找了我们村委会的人调解,希望给几万元私了,我们没有同意。”张先生说,他们希望警方立案调查。记者向张先生提出查看病历,张先生表示目前未出院没有拿到病历。 根据张先生提供的信息,6月20日晚,记者两次致电赵某,但电话均无人接听。记者向其发送采访短信,截至发稿时未收到回应。霸州市老堤警务室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当日下午,张女士的家人曾来过警务室,具体情况暂不了解。 6月21日,霸州市公安局政治处相关工作人员表示,随后将发布该事件情况通报。 国内一所知名三甲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生介绍,亚硝酸盐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适量使用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但用量超过安全用量,会引起亚硝酸盐中毒,给人体造成多种伤害,会引起多种疾病。专家介绍,亚硝酸盐的致癌性和亚硝酸盐致畸是常见的由大量或长期使用亚硝酸盐引起的严重后果。 据了解,亚硝酸盐是一类无机化合物的总称,主要指亚硝酸钠。亚硝酸钠为白色至淡黄色粉末或颗粒状,味微咸,易溶于水,外观及滋味都与食盐相似,并在工业、建筑业中广为使用,肉类制品中也允许作为护色剂限量使用。由亚硝酸盐引起食物中毒的几率较高。食入0.3克~0.5克的亚硝酸盐即可引起中毒,甚至死亡。 另外,有实验证明,自来水中的亚硝酸盐含量约0.007mg/L;烧开20次后,亚硝酸盐为0.038mg/L。而我国生活饮用水亚硝酸盐的标准是≤1mg/L。 亚硝酸盐中毒发病急速,一般摄入后1-3小时即可发病,中毒的特征性表现为紫绀,症状体征有头痛、头晕、乏力、胸闷、气短、心悸、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口唇、指甲及全身皮肤、黏膜紫绀等。严重者意识朦胧、烦躁不安、昏迷、呼吸衰竭直至死亡。 亚硝酸盐中毒的常见原因一是由于亚硝酸盐在外观上与食盐相似,误将亚硝酸盐当作食盐使用或食用,是引起中毒的主要原因。 二是由于我国很多地区有家庭自制加工肉制品的习惯,如果食用含亚硝酸盐过量的肉制品也会引起食物中毒。 三是贮存过久、腐烂或煮熟后放置过久及刚腌渍不久的蔬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会有所增加,该情况下食用容易导致中毒。 来源:极目新闻、海报新闻、央视新闻、健康报、四川药品监管 标签: